淋病的危害及護理事項

2019-05-27 11:17閱讀 : 1384 手機瀏覽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淋病的危害及護理事項

淋病的危害及護理事項

  淋病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性病,但是多數的人不知道這一疾病的危害是什么?患者本身又該如何護理呢?下面給大家介紹淋病的危害及護理事項,供大家參考。

  淋病的常見危害

  引起淋病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為淋病性后尿道炎并發(fā)癥之一。多發(fā)生于淋病第三周,尿意頻數、尿痛,尤其排尿后加劇疼痛,會陰部及肛門附近有鈍痛,大便時疼痛。肛診前列腺腫脹,表面不平,壓之疼痛,尿道常有膿性分泌物流出。

  引起淋病性精囊炎

  淋菌經排精管、輸精管或淋巴道侵入。會陰部墜脹感,排尿排便時加劇,有疝痛向輸精管及睪丸射,尿液澄清。

  引起淋病性附睪炎

  本癥系淋菌經過射精管侵入附睪所致,為急性后尿道淋病最常見的合并癥。表現為附睪腫脹,觸及表面有堅硬結節(jié),常有放射狀疼痛,急性期體溫上升到39攝氏度左右。

  引起淋病性尿道阻塞

  慢性淋病經過數月或數年后,易引起尿道狹窄,最初病人毫無感覺,逐漸排尿不暢,尿意頻數,尿絲細弱無力,不能直射,至排不出或僅滴而出。進行性尿道狹窄,若不早期治療其后果極不良、有時競致生命危險。

  引起淋病性副尿道炎

  副尿道大都開口于尿道外口周圍,或系帶部位,或陰莖背側沿正中線皮膚。淋病患者如有此種副尿道時,極易被波及,發(fā)生明顯炎癥。膿性分泌物中可查出淋菌,為淋病傳染源之一。

  淋病的護理方法

  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改變增強免疫力可避免常常感染霉菌,如少吃淀粉類、油炸類、糖類以及刺激性的食物,淋病患者應多吃蔬菜水果類,水分要充足。

  如何選擇褲子穿著

  穿棉質內褲,盡量不要穿尼龍、合成纖維的質料,才能保持通風、透氣。所以牛仔褲也要少穿,多穿裙子或是西裝褲,這也是女性淋病的護理方法。

  廁后要怎么做

  女性淋病患者在上完廁所后,要由肛門的前部往后擦,因為肛門及肛周可以帶來無數的細菌,所以入廁后請不要由肛門擦到陰部,才能減少再次感染的機會。當然洗手是少不了的,洗完手后為避免感染的可能請盡量選擇使用紙巾擦拭。

  淋病患者術后最好取仰臥位

  雙腿外展,腿下墊軟枕,以避免摩擦傷口引起不適。注意保持大便通暢,以減輕大便時的疼痛;患者排便后應用消毒棉球擦洗外陰,保持肛周清潔。

  避免性生活

  經過治療后,做到避免性生活,一是為了減少感染的機會,二是為了不造成自身的不良影響。

標簽: 危害
相關推薦
合肥司法親子鑒定六大關鍵步驟

合肥司法親子鑒定六大關鍵步驟

司法親子鑒定需要所有相關人員親自到場,提供身份證明,并由專業(yè)人員現場采樣。這種鑒定用于法律事務,如訴訟或上戶口,結果具有法律效力。

2025-04-08閱讀(179)

男性必須要了解的男科小常識

男性必須要了解的男科小常識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20≈50歲男性發(fā)病率高達20-40%以上)慢性前列腺炎更是男科門診的一個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它癥狀雜而又缺乏特異性。這種病往往使患者干分苦惱。

2023-12-01閱讀(37860)

腎虛的癥狀表現及調理方法

腎虛的癥狀表現及調理方法

腎虛的人常常會出現夜尿頻多的癥狀,這可能與腎陽虛有關。由于腎陽不足,導致膀胱的蓄尿能力減弱,從而出現尿頻的現象。

2023-12-01閱讀(6867)

陽痿,硬度不好怎么辦?

陽痿,硬度不好怎么辦?

陽痿是指男性在性生活中不能維持足夠的勃起硬度的一種性功能障礙。陽痿的治療方法因個體差異而異,可能包括以下一些常見的治療方式。

2023-11-27閱讀(5854)

前列腺炎中醫(yī)5種類型手把手教你辯證治愈

前列腺炎中醫(yī)5種類型手把手教你辯證治愈

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男性疾病,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免疫力低下、感染等因素有關。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需要綜合調理,包括改善生活習慣、避免久坐、飲食調理、中藥治療等。

2023-11-27閱讀(5278)

醫(yī)生作品更多
推薦醫(yī)生更多
  • 劉躍梅主任醫(yī)師

    贛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擅長:擅長呼吸系統的疾病診治,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兒科疾病。

  • 陳波副主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擅長:擅長治療肺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等癥。

  • 陳偉副主任醫(yī)師

    贛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擅長:擅長康復技術與針灸結合治療腦卒中、顱腦外傷、脊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等神經系統疾病 。

熱門回答更多
微信掃一掃在線咨詢

專業(yè)醫(yī)生為你解答

聲明:本站圖/文均來自于網絡收集,僅供病友參考,不作為醫(yī)療診斷依據。

閩公網安備 35020302001071號 ICP證書

Copyright ? 2022-2025廈門沃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2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不良信息舉報平臺